海事数据
Maritime data
一、上半年回顾
1、国际市场
船队规模增长收敛
上半年,世界油轮规模接近年初水平,总体规模同比增长2.0%。据克拉克森统计,截至6月1日,全球现役油轮船队(万吨级以上)共6634艘、5.83亿DWT,较年初增长0.2%。其中,VLCC为2.238亿DWT,较年初下降1.0%;苏伊士型油轮规模增长3.2%;阿芙拉型油轮(含LR2型成品油轮) 规模下降0.1%;巴拿马型油轮(含LR1型成品油轮) 规模不变;1万~5.5万DWT级油轮规模增长0.5%。
油轮拆解量猛增,前5月,总计拆解油轮96艘、约1234万DWT,超过2017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728%。其中,VLCC、苏伊士型油轮分别拆解711万DWT、84万DWT;阿芙拉型油轮拆解267万DWT;灵便型油轮拆解122万DWT。前5月,新油轮总交付量134艘、约1439万DWT,同比下降22%。油轮总规模净增100万~200万DWT。
石油产需小幅增长
上半年,全球石油需求9860万桶/日,同比增长1.6%,其中非经合组织国家需求5120万桶/日,增长2.2%。上半年,全球石油产量预计9818万桶/日,同比增长1.5%,其中非欧佩克石油产量约5945万桶/日,同比增长3.0%(见表1)。
进口原油海运结构略有改变。据克拉克森预计,2018年,亚洲进口量占全球总量仍将超过五成,增幅较2017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印度进口由零转为增长;中国、韩国、新加坡等保持较高增幅。受德国进口继续减少影响,欧洲增幅收小。美国原油产量提高,北美地区进口加速下降。2018年,亚洲地区原油进口量同比增幅将为4.0%,占全球总量的56%。欧洲地区增幅从4.2%缩小至1.0%。美国原油产量提高,北美地区进口量下降6.0%。
出口原油运输结构中,波斯湾地区出口量依然是主力,据克拉克森统计,2018年的出口量将小幅增长。由于委内瑞拉政局动荡、产量锐减,拉丁美洲出口大幅减少。美国出口量将保持大幅提升。据克拉克森预计,2018年,波斯湾原油出口量将占全球总量的45%,同比增长1%,其中沙特保持稳定。非洲出口量占比将保持15%,同比增长2%。巴西增量未能抵消委内瑞拉的减少,拉丁美洲出口量将下降12%。俄罗斯海运出口增幅将收小至2%。美国出口量同比将提升90%,占全球总量的4%。
俄罗斯出口中国的原油增多,而这部分量主要通过管道运输。俄罗斯出口欧洲的原油相应减少,彭博社援引管道运营商Transneft的数据显示,前5月,俄罗斯通过其在波罗的海和黑海的主要港口发往欧洲的原油出口量下降19%。同时,俄罗斯至中国原油增多挤占了沙特等至中国的量,波斯湾产油国因此将这部分原油转而销往欧洲。另一个推动2018年原油海运结构变化的是美国,美国出口原油中流向欧洲的占比将从2017年的7%增至12%。据Business Insider预计,美国发往欧洲的石油及凝析油4月份触及最高纪录,日均约55万桶。
即期原油运量减少
据克拉克森数据估算,上半年,三大原油油轮即期运输市场成交运量约4.9亿吨,同比下降4%。其中,VLCC运量下降5%;苏伊士型油轮运量下降5%;阿芙拉型油轮运量增长1%(见表2)。
上半年,三大成品油轮即期运输市场成交运量约2.1亿吨,同比下降5%。其中,LR2型油轮运量增长2%;LR1型油轮运量下降5%;MR型油轮运量下降7%(见表3)。
原油运价基本持平
上半年,国际油价波动走高。布伦特原油现货价年初在66美元/桶波动,2月中旬触底61.9美元/桶后一路上涨,5月22日摸高80.42美元/桶。6月11日报74.58美元/桶;上半年平均70美元/桶,同比上涨36%(见图1)。
受运力变化影响,上半年原油轮即期运输市场行情先跌后涨,波罗的海交易所原油综合运价指数从年初的700点上下波动跌至4月中旬的628点低位。由于油轮拆解速度加快,运力过剩压力逐渐减轻,当5月中旬运输货盘开始集中进入时,运价开始反弹,下旬摸高781点。6月18日报736点;上半年平均675点,同比下跌18%。2018年《世界油轮运价指数费率本》的基准费率同比大幅上调,其中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航线基本费率上调18.6%,相同运价的WS同比明显下调。因此,剔除WS基准价调整因素,2018年的绝对运价将小幅下降,同比基本持平。
上半年,新加坡380CST燃油均价同比上涨26%。在油轮航次成本中,燃油成本通常超过五成,受此影响,油轮运输的收益即等价期租租金(TCE)继续大幅下跌,所有油轮其TCE都低于期租租金水平。据克拉克森统计,上半年,即期运输市场VLCC平均日收益为0.57万美元/日,同比下跌75%,其中波斯湾至日本航线收益0.87万美元/日。苏伊士型油轮平均收益为1.08万美元/日,同比下跌38%,其中西非至地中海航线为0.73万美元/日。阿芙拉型油轮平均收益为0.96万美元/日,同比下跌40%,其中波斯湾东行航线为0.89万美元/日,下跌31%。
成油运价小幅上升
得益于需求支持,上半年,国际成品油即期运输市场行情止跌,部分航线小幅回升,波交所成品油轮综合运价指数先高后低在498~656点,平均572点,同比下降8.3%。排除WS基准运价调价因素,绝对运价同比小幅上升。
各主要油轮TCE仍普遍低于期租租金水平。上半年,即期运输市场MR型油轮平均收益为0.95万美元/日,同比下降7%。其中,欧陆至美东3.7万吨级油轮收益0.88万美元/日,下跌20%;新加坡至澳大利亚东岸3.5万吨级油轮平均收益为1.22万美元/日,上升4%;波斯湾至日本航线7.5万吨级和5.5万吨级油轮平均收益分别为0.91万美元/日和0.73万美元/日,分别上升3%和下降5%。
期租行情有降有升
上半年期租租金下降态势出现分化。一年期7.4万DWT级及以下型油轮租金同比变化较小;7.4万、4.7万和3.7万DWT级油轮租金分别为1.30万美元/日、1.35万美元/日和1.17万美元/日,同比分别下降1%、上涨4%和上涨5%;31万、15万和11万DWT级油轮租金分别为2.10万美元/日、1.63万美元/日和1.41万美元/日,同比分别下跌24%、15%和12%。此外,三年期租金普遍高于一年期租金水平,五年期的高于三年期水平。
2、国内市场
原油进口增幅收小
中国石油进口需求保持增长,海关数据显示,前5月原油进口累计1.9亿吨,同比增长8.0%。
中国海运原油进口约占九成,航线以波斯湾、西非为主,其后是南美、俄罗斯。前4月,进口原油中,海运进口量占89%,为1.35亿吨,同比增长4.5%。波斯湾进口量萎缩,非洲、俄罗斯等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增量收小。波斯湾进口同比下降0.6%,占总量比例降至45%。非洲地区货量同比增长9.7%,比重维持22%。中国原油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俄罗斯的总进口量中,通过管道等非海运渠道运至中国的原油量飙升41%,其中海运进口量约1000万吨,同比增长仅1.7%,比重降至7%。美国原油比重持续提升,其中海运进口量比重为4.1%。
影响进口原油海运量比重下降的因素有二。一是俄罗斯至中国第二条原油管道,即东西伯利亚至大庆管道年初启用,年运能1500万吨;二是缅甸至云南省管道2017年4月投产,年运能2200万吨。随着云南省炼油系统扩能,未来也将减少中国进口海运量。
原油运价低位盘整
上半年,中国进口原油运价呈现低位盘整走势,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上半年波动下降在500~684点,平均588点,同比下跌21%(见图2)。
中国原油进口航线运价2017年冬季运行在年内较高位置,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油轮运价(CT1) TCE10月份摸高至2.5万美元/日(见图3)。由于运力过剩压力依然较大,年初,CT1的TCE落在1.0万美元/日附近,运价为WS44。受冬季用油需求支持, 1月的CT1出现一小波行情,运价摸高至WS50.5,TCE约1.5万美元/日。后受“春节”假期影响,运价不断下跌,至3月上旬触底WS35.90,TCE仅0.5万美元/日。3月下旬,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交易,石油贸易用人民币支付结算的准备随之展开,最早下半年试点,最初可能面向俄罗斯和安哥拉。炼厂也在3月份进入检修期,山东地炼开工率下滑,加之陆地原油库容较小,部分又在被用作原油期货交割库,短期内库容暴满。当进口货盘成交增多时,山东卸货港油轮排队,有效运力减少,过低的运价反弹至WS47,TCE约1.3万美元/日,反弹力度依然有限。
进入4月的运输淡季后,运价又疲软跌至WS40以下,TCE跌进1万美元/日。物极必反,低迷运价和高企油价终于促使大批油轮拆解,一季度末的运力出现萎缩。5月下半月起,市场行情波动上行。6月15日报WS47.50,较年初上涨7.1%。CT1上半年平均WS42.81,同比下跌33%,排除基准运价调价因素,绝对运价同比下跌约10%;TCE平均0.89万美元/日,同比下跌58%。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油轮运价(CT2)同步起伏,年中报WS47.92,较年初上升4.2%;TCE平均1.16万美元/日,同比下跌55%(见图3)。另外,阿芙拉型油轮俄罗斯科兹米诺至中国北方港口10万吨货盘的包干运费小幅减少在40万~52万美元。
二、下半年展望
1、运力增长或将放缓
截至6月1日,新油轮订单总计6910万DWT,2018年还将交付2180万DWT,占当前总运力的4%,其中VLCC订单总计3350万DWT,2018年还将交付940万DWT,占当前VLCC总运力的4%。
从船龄看,目前总运力中20年及以上船龄运力占4.0%。原油轮VLCC中占3%,苏伊士型、阿芙拉型和巴拿马型油轮分别为4%、5%和5%;成品油轮LR2型油轮中占5%,LR2、MR型油轮分别为3%和6%,4万DWT级以下型油轮,则超过10%。若这些油轮退出,年底油轮总运力(1万DWT级以上)同比增长将收小至0.2%。
克拉克森5月份预计,至年底,油轮总运力将增长1.0%,增幅同比收小。原油轮船队约3.8亿DWT,增长1.4%。其中,VLCC约2.23亿DWT,增长1.1%;苏伊士型和阿芙拉型油轮分别增长3.8%、0.3%;巴拿马型油轮萎缩4.5%。成品油轮将达到1.59亿DWT,增长1.5%。其中,LR2和LR1型油轮分别增长2.3%、2.1%;1万~6万DWT级油轮增长0.9%。
2、油运需求增幅加大
国际能源署预计,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为9920万桶/日,同比增长1.5%。其中,非经合组织国家需求5150万桶/日,增长2.2%;非欧佩克原油产量6000万桶/日,增长3.1%。欧佩克二季度产量若按4月份预计,下半年按2017年预计,全年全球产量增长约1.8%(见表1)。
克拉克森5月份预计,2018年全球原油海运量为20.5亿吨,同比增长2.0%;成品油海运量12.2亿吨,同比增长3.4%。总体石油海运量同比增长2.5%,增幅较2017年减小。
美国和俄罗斯因素引发海运结构发生变化。美国出口增加,欧洲进口从波斯湾和俄罗斯转向美国,周转量增大。俄罗斯出口中国的数量增加,俄罗斯至中国的管道运输量在未来会增加,海运量将受到影响。正负影响综合后,2018年,全球石油海运周转量预计同比增长4%,超过运量和运力增长,原油轮需求约3.21亿DWT,同比增长3.9%,其中VLCC和苏伊士型油轮分别增长4.0%和4.5%。成品油轮需求达到1.34亿DWT,增长3.6%。其中,LR2型油轮需求增长4.1%;LR1型油轮需求增长3.9%;包含MR型油轮的小型油轮需求增长3.3%。
2018年,全球油轮过剩约15%,约8300万DWT,增速较2017年收小2个百分点。苏伊士型、巴拿马型原油轮和LR1型成品油轮过剩较为严重;VLCC,阿芙拉型和LR2型成品油轮较为平衡;包含MR型成品油轮在内的1万~6万DWT级油轮的过剩程度中等。原油轮过剩15%。其中,主力船型VLCC过剩13%;苏伊士型和阿芙拉型油轮过剩分别为24%和13%。成品油轮过剩16%,约2470万DWT。其中,LR2和LR1型成品油轮过剩分别为14%和21%;1万~6万DWT级油轮过剩15%。
3、运价或将触底回升
受天气和用油的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半年全球运输需求通常略高于上半年水平。2018年的运力供应压力减小,运输需求增长超过运力增长,预计下半年油轮运价将触底并有望小幅回升,原油轮的全年平均运价将略低于2017年水平,成品油轮全年平均运价将略高于2017年水平。由于影响运输成本的油价2018年持续推高,运输收益仍面临较大压力。
(执笔 :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 汪叶)